買商品、購服務,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消費市場逐漸升溫。物價水平怎么樣?國家統計局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8%。其中,受春節效應和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等因素影響,CPI重回“2時代”,處于溫和上漲區間。展望2023年,中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仍具有堅實基礎。
消費升溫助推CPI上漲
“1月份,受春節效應和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有所上漲。”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說。
從同比看,CPI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8%。
看CPI“籃子”的重要構成——食品價格,環比上漲2.8%,漲幅比上月擴大2.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52個百分點。受春節等季節性因素影響,鮮菜、鮮菌、鮮果、薯類和水產品價格分別環比上漲19.6%、13.8%、9.2%、6.4%和5.5%,漲幅比上月均有擴大。
看非食品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25個百分點。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飛機票、交通工具租賃費、電影及演出票、旅游價格分別環比上漲20.3%、13.0%、10.7%和9.3%;受節前務工人員返鄉及服務需求增加影響,家政服務、寵物服務、車輛修理與保養、美發等價格也均有上漲。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振霞向本報記者分析,一般來說,年初春節期間物價處在相對高位,這主要受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的影響。今年特別是疫情防控優化調整以來,餐飲、旅游、交通等日常消費逐漸恢復,也帶動價格相應上漲。“1月CPI的漲幅符合往年的基本走勢,也與目前的市場狀況相符合。”她說。
工業品價格整體下降
1月份,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和國內煤炭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下降。
從環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5%,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3%,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
“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下行”,董莉娟介紹,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下降5.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下降3.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下降1.3%。煤炭保供持續發力,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由上月上漲0.8%轉為下降0.5%。
從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下降的有15個,與上月相同。據測算,在1月份0.8%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
CPI和PPI為何走勢分化?“近些年來,CPI和PPI之間的‘剪刀差’明顯,這既受國際市場影響,也表明上游生產成本沒有順利傳導到下游。”王振霞分析,前期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市場內需啟動不暢,生產成本沒有反映到下游行業中來。當前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對消費提振作用明顯,但對制造業和新開工企業恢復生產、補充庫存的帶動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發揮。
有能力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中強調,“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近期,各有關部門各地落實中央部署,統籌做好保供穩價。
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制定發布小麥、油菜防凍抗旱促穩產技術意見,啟動春季田間管理技術大培訓,保障糧油穩產增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月9日召開的全國價格工作視頻會議強調,2023年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以穩物價為重點,強化市場保供穩價、深化重點領域價格改革、規范價格和收費行為,推動價格工作邁上新臺階,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抗擊通脹斗爭尚未結束,中國物價走勢怎么看?
“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年物價形勢不會超出市場普遍預期。”王振霞認為,具體物價水平將取決于豬肉等關鍵商品價格、世界疫情走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等因素,但整體來看,考慮去年基數效應和今年中國市場需求的恢復態勢,CPI將保持上漲基調。
“展望2023年,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波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說,中國糧食生產連續豐收,生豬產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基礎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