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時節,平陸縣三灣大天鵝生態濕地公園內,廣袤的濕地一望無際,在此棲息的大天鵝或振翅翱翔、或蹣跚漫步,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
近年來,我省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突出重點、用心治理、盡心呵護,扎實打好黃河“幾字彎”治理攻堅戰,開展“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緊扣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目標,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美麗山西建設為統領,統籌全生態治理,按下生態文明建設快進鍵。
筑牢綠色屏障
推動生態高質量發展
盡管已是寒冬臘月,行走在呂梁山區,黃河岸邊油松、側柏依舊蒼翠挺拔。臨縣位于黃河中游,曾是我省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地人說,20多年前,這里滿眼是荒山,刮大風時黃沙漫天,下大雨后滿地黃泥。
如今,臨縣組建了200多個造林專業合作社參與到植樹造林和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當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綜合治理理念,因地制宜在溝、坡、梁、峁、川栽植側柏、連翹等適宜樹種。經過多年努力,黃河岸邊已滿目蒼翠。
近年來,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定位,以科學綠化為遵循,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發揮“四庫”功能為方向,推進生態系統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重點抓好晉北風沙區、晉西南汾河谷地、呂梁山和太行山四大區域的生態保護和修復,統籌布局國土綠化、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等項目,全力構建生態大動脈,提升全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承載力。
筑牢綠色生態屏障。2023年,我省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山西省“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突出擴綠、經營雙“提質”和省直林區、自然保護地雙“升級”轉型方向,完成營造林任務456.7萬畝,其中黃河流域327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人工造林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
持續推進水生態修復和保護。2023年,我省加快構建“大水保”工作格局,啟動“十百千”水保示范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74萬畝。晉祠千年古泉30年來首次復流。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
圍繞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戰略目標,我省立足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重點加強“七河”的水源防護林帶、水土保持林建設和小流域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功能。2023年1月—10月,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0.4%,其中黃河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84.7%。提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加快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截至2023年11月20日,全省“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累計開工187個,年度開工率87%;累計完工46個,年度完工率47.9%。“一泓清水入黃河”正在一步步由“大寫意”變為“實景圖”。
煥發生態活力
統籌推進保護工作
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山西洪洞汾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數百只野生白天鵝揮動著柔軟細膩的翅膀開啟了一天的戲水時光。它們時而展翅翱翔,時而與野鴨低頭嬉戲,為冬日的汾河濕地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23年,我省加大重要濕地保護和修復工作,推動洪洞汾河濕地成功晉升國家重要濕地,實現我省國家重要濕地“零”的突破。正式頒布施行了《山西省濕地保護條例》,開展了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一年來,我省持續完善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激發生態保護活力,全力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同時,加快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前期工作步伐,牽頭起草了《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方案》,國家公園創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
隆冬時節,武鄉縣豐州鎮東關村護河員竇志紅一大早就來到濁漳河兩側,開展日常巡河。“每周都要到重點水域去巡查,看是否有安全隱患。能處理的,我們會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會及時上報給相關部門。”定位、拍照、上傳……一連串的熟練操作,“山西省河長制、湖長制移動應用平臺”App全程詳細記錄了他的河道實地巡查工作。
去年,我省深化河湖長制,發布省總河長令第02號《關于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決定》,出臺省級地方標準《幸福河湖建設導則》,建立省級幸福河湖項目庫。修訂《山西省河道管理條例》,開展全省域河湖安全專項執法行動。省林草局與省水利廳聯合起草《山西省深化河湖長制林長制協同聯動工作實施方案》,在聯合部署、聯動聯建、聯合督查、聯合宣傳等方面開展合作,推進河湖林草管理保護聯防聯控聯治,建立健全“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長效機制,共同開展河湖林草保護活動。
“2023年,我省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山西實施方案》,開展黃河流域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加強節水約束性指標管理,全年用水量可控制在85億立方米的總量目標內。”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全省共有73個縣(區)被水利部命名為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其中黃河流域54個。同時,我省強化地下水管控,堅持“先立后破、分期分批、逐步恢復”思路,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區水源置換工程,2023年完成壓減超采地下水量7500余萬立方米,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持續加強。
激活綠色動能
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條絢麗彩道將白馬寺山森林公園景觀串聯,單車穿行,感受冬日暖陽,體味運動快樂;靜坐湖畔,聽天鵝野鴨嬉戲歡唱,在半山小木屋里細品夕陽,好不愜意。如今,森林康養越來越吸引人,晉城市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成為首批山西文旅康養示范區,其前身曾是排放煤矸石的地方。
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選擇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美、康養資源豐富、基地數量多質量優、森林旅游康養產業對地域經濟轉型支撐力度較大的縣、鄉鎮、村,大力開展森林康養試點縣、鄉、村建設。通過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分會評選,我省森林康養國家級試點單位達111家,其中沁源縣、平順縣等5縣被評為森林康養試點縣,陽城縣蟒河鎮、橫河鎮等5鄉鎮被評為森林康養試點鄉鎮,鄉寧縣云丘山等65個單位被評為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榆次區白楊部落等36個單位被評為“森林康養人家”。左權龍泉、中條歷山、沁水太行洪谷三處基地被國家林草局、民政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為首批中國森林康養基地。
“通過林特產品館的定向幫銷,5萬公斤白肉油桃僅用10天就全賣出去了,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代表全體村民感謝你們!”去年,運城市鹽湖區路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孫國輝受全體村民委托向山西省林特產品館發來了感謝信。這是山西省林特產品館實現林草、金融、商戶互動,發揮產銷對接作用,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典型案例。
林草產業發展穩步推進,促進了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效統一。一年來,我省推進山西(呂梁)干果商貿平臺建設,國內交易、跨境電商、交易市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訓學院和質量檢驗中心正式掛牌運營。推進中醫藥強省戰略,發展木本藥材基地2.95萬畝。印發《山西省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3—2030年)》和《關于促進對外合作開發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試行)》,著力加大林藥、林菌、林禽、林旅等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力度,穩步推進高檔盆花、觀賞苗木、鮮切花三大花卉優勢產區建設,引導和推動林草美麗經濟釋放潛力。
初心如磐,不負青山。新的一年,我省將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良好生態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讓三晉大地更加美麗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