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運城市出現持續高溫天氣,近期炎熱絲毫不減。8月25日中午,頂著大太陽,負責運城市鹽湖區涑水街路段的環衛工人王四清放下清掃工具,走進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給自己倒了一杯熱水。“有了愛心驛站,隨時能喝上熱水,休息的時候還有空調,心里很溫暖。”
作為今年省政府確定實施的11件民生實事之一,如今,在我省11個市的政務大廳、街道社區、火車高鐵站、公園、商超、景點等人流密集場所,200個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以全新面貌亮相,戶外勞動者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一個城市的溫度凝集在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內,戶外烈日難當,屋內溫情滿滿。
服務職工,面向社會,就近就便“歇腳充電”
位于太原市萬象城西廣場南側的愛心驛站,顯眼的紅色裝飾非常有辨識度。進入驛站,舒適的體感溫度讓整個人舒緩松弛下來,18平方米的空間內,5把座椅整齊地靠墻擺放,飲水機、微波爐、充電器、打印機、醫療急救箱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供戶外勞動者使用。
“我們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時30分到晚上9時,目前雖然還處于推廣階段,但已被周圍環衛工、快遞小哥等戶外勞動者熟知,每位進來的勞動者都有‘家’的感覺。”驛站負責人葛林介紹,周圍商超較多,計劃增加環保購物袋和便民雨傘,提供更加細心的服務。
吃口熱飯、歇歇腿腳,小小的愿望關涉戶外勞動者的幸福體驗。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省總工會把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聯合相關部門印發實施方案,密切溝通協調,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戶外勞動者的心尖尖上。忻州、晉城、呂梁、晉中、運城等同樣把建設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全力將愛心驛站打造成為服務戶外職工群體的“歇腳地”“加油站”和“暖心窩”。
為了讓戶外勞動者就近就便“歇腳充電”,各個愛心驛站整合社會資源,因地制宜鋪點建設。太原市萬柏林區總工會利用志愿者服務站點“陽光U站”,改造并投入使用9個愛心驛站。長治市利用“兩下兩進兩拆一提升”城市改造過程中拆遷留下的空地,建立了7個標準高、功能全、服務好的愛心驛站。晉城市發揮“創城”效果,在該市198個銀行網點建立了愛心驛站。孝義市、介休市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愛心驛站,提高了驛站的覆蓋面和使用效率。
目前,我省200個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遵循“科學規劃、合理選址、節約資源、方便職工”的原則,有統一的標識名稱、合理的站點布局、健全的服務設施、完善的服務功能和規范的管理制度,覆蓋了全省26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內人流量大、戶外勞動者集中的地段。
“我們支持各級工會持續挖掘資源,不拘泥服務對象和服務形式,積極建設愛心驛站。”省總工會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愛心驛站運行管理常態化、規范化,省財政支持每個站點兩萬元,省總工會配套資助兩萬元,下一步還將推動站點設置更合理、更科學、更便捷,哪里有職工,哪里就有工會組織,哪里就有工會組織的服務。
注重細節,設施齊全,更貼心便利溫暖
記者走訪發現,各個愛心驛站面積均在10平方米以上,服務區域相對集中,指引清楚。懸掛的統一標識以紅色色調為主,給人一種“暖”的感受,服務內容、開放時間、管理員姓名等信息在門口醒目標注,屋內裝飾布置也盡顯溫馨暖意,滿足了戶外勞動者多元化需求。
在設施配置上,愛心驛站有滿足喝水、如廁、休息、熱飯功能的基本設施,如衛生間、飲水機、微波爐、桌椅、電風扇(空調)等;有滿足應急需求的醫藥箱、工具箱、針線包、手機充電站、充氣工具、應急燈、雨傘架、多功能電源插座;有可提高生活品質的冰箱、電視機、液晶顯示屏、無線網絡、閱覽架、報刊、圖書、儲物柜;有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的體溫測量器、一次性口罩、消毒液、衛生紙等。
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各個愛心驛站的“自選動作”同樣誠意滿滿。有的驛站配備了AED體外除顫儀、血壓儀、血糖儀等健康設備和老花鏡、輪椅、兒童手推車等便民設施,有的驛站為女職工提供紅糖熱水,為貨車司機提供咖啡飲料,為快遞員保潔員提供防暑藥品等等。
“考慮到戶外勞動者流動性強的特點,我們專門制作了愛心驛站地圖小程序,把全市所有的愛心驛站用紅、黃、綠三色區分星級標準,除常規配套設施外,有的配備除顫儀,有的送免費早餐、送清涼飲品綠豆湯……”晉城市總工會保障部負責人武敏說。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愛心驛站專門購置了一輛愛心驛站流動車,“車上配備充電器、氣泵、臨時救援藥品等應急救援物品,當戶外勞動者在外遇到困難時,只要撥打電話,流動車就會來到身邊提供實時幫助。”負責人張昌勤告訴記者。
記者留意到,愛心驛站還從人文關懷的角度設置了戶外職工“笑臉墻”“微心愿”墻、留言簿等,還將愛心驛站上線高德、百度等電子地圖。從全國范圍來看,與其他省、市硬件配置要求的“6+X”或“8+X”相比,我省愛心驛站的設施設備配置處于較高水平,能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更貼心、更便利、更溫暖的服務。
鼓勵服務創新,處處有特色,站站創品牌
“爸媽都是建筑工人,我和哥哥最喜歡這里的‘五點半’課堂,不僅有老師輔導作業,還可以學畫畫、看電影、做游戲。”記者在離石區麗景街社區愛心驛站見到呈祥路小學學生曹曉靈時,她正在和志愿者下跳棋。
在愛心驛站工作人員齊小妹看來,驛站不僅要給職工提供便捷貼心的服務,更要結合自身特點,解決職工的“急難愁盼”問題,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出去。為此,麗景街社區愛心驛站開設“五點半”課堂,青年志愿者每天定時在這里輔導孩子功課,陪他們看紅色影片、玩游戲等,解除了戶外勞動者的后顧之憂。
在今年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建設過程中,省總工會要求全省各級工會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升驛站各項功能,通過服務下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職工提供精準溫暖、周到暖心的服務。
陽泉市礦區中沙坪社區愛心驛站每天堅持為戶外勞動者、街坊鄰居免費理發。晉城市丹河水系南部公園愛心驛站入夏以來每天會在門外熬上一鍋綠豆湯,供過往戶外勞動者、市民、游客免費飲用。呂梁汾陽市愛心驛站創新開展法律咨詢、職業介紹服務。盂縣百姓大藥房愛心驛站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免費體檢和義診服務。各個愛心驛站在做好管理服務的同時,實現了處處有特色、站站創品牌。
此外,各級工會把傳統的、優勢的品牌工作,如“送清涼”“送溫暖”等活動下沉到愛心驛站中開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為各個驛站凝聚起人氣、吸引來流量,使愛心驛站“用起來”“火起來”。
記者從省總工會了解到,截至6月底,按照成熟一批、驗收一批、掛牌一批、運營一批的原則,全省200個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的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但為職工服務的路還在繼續。
“每一個愛心驛站都是工會服務職工的一扇窗口。”省總工會副主席韓麗珍表示,省總工會接下來將持續推進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建設,通過開展交叉學習,在科學優化網點布局、強化管理人員培訓、完善督察考評機制、加大宣傳力度等方面持續提升,爭取用3年時間打造成為“三晉大地全覆蓋,服務職工無死角”的品牌民生工程,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關愛勞動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