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11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結束了連續兩個月回升態勢,實現9.0%的增長,較上月回落15.6個百分點。導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下滑的因素,既有短期影響,也有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制約。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進一步穩住工業向好態勢重要性凸顯。
今年以來,工業企業克服了疫情、極端天氣影響和部分能源及原材料供應偏緊等不利因素,總體保持了相對穩定恢復態勢。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31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實現增長,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奠定堅實基礎。但也需要看到,三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面臨多重壓力,對行業生產造成較大制約。11月工業企業利潤率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15.6個百分點,年內工業企業單月利潤呈現波動走勢,穩定恢復基礎仍有待進一步夯實。
推動工業企業穩定發展,需要強化對企業的支持。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較上月增加,年內呈現緩慢上升態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加大對企業的精準支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釋放企業活力。
推動工業企業穩定發展,還需要在深耕優勢產業基礎上,推動工業生產從“擴量”向“補鏈”、“強鏈”轉變,著力擴大工業領域有效投資和需求,強基礎、增動能。近年來,我國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但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產學研結合、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需要繼續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要素鏈等深度融合,以結構的優化升級不斷提升工業經濟動能。
可喜的是,從公開信息看,四季度以來,有關部門密集調研摸底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著手研究工業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我國實現工業穩增長仍有較多有利條件,比如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結構就有所改善。同時,我國有效的疫情防控形勢、完備的產業體系優勢、充沛的人力資源和便利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都是支撐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的有力支撐。